top of page
PENG

喋喋啾啾
In youth we learn, in age we understand.


電影《戀夏五百日》一旦出現就不用再納悶是否找到了
《戀夏五百日》是我一直想多懂一些卻又好像看不出什麼體悟的電影,倒是很想知道推薦給我的人想告訴我的是什麼。 男孩送給女孩一首歌、一首電影、甚至一朵花,都有想說的。一直認為,回應是很重要的,一種浪漫的重要法,她懂了或是不懂,她裝懂了還是裝不懂,她想懂又不想讓人知道她想懂。不要隨...


二十三歲的最後一天要說什麼
不小心把二十三歲最後一天的故事,延長到二十四歲的第一天。以前加了一個數字好像只是一年的習慣作業,現在也忍不住斤斤計較了起來。 23歲這一年,好像老了10歲,#ten years challenge適用於剛畢業v.s.工作一年,先發現說話的方式,然後是照片中的樣子,不管是因為...


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當無法成為想要成為的大人
出社會的風景,就像是忘了上釉的陶器,以為是蝴蝶卻生出蛾,學生時期的放縱、任性、自以為是都是用來打臉自己。 若不是新垣結衣和松田龍平,怎麼解這麼苦悶的劇情,認認真真地每週一集,想著編劇最後要如何安排,期待著有人丟出炸彈,極需超級英雄拯救的劇情卻又怕被忠於真實而苦悶到底。...


你被寫死了想過我怎麼辦嗎
對於幸福快樂結局絕對支持的人,但也漸漸喜歡生活感平淡以及不如意,還是學不會在有人領便當那一刻學會把眼淚藏。 最新的案例,《致命武器》的Riggs上一季中槍後奇蹟似的沒有復活,說好的主角都不會死季終中彈都是為了下一季的伏筆的默契呢?那平常飛車跳樓近身肉搏隨便都躲開子彈是替身在...


不可愛怎麼了,白痴,真煩。
看到一篇文章說,應該不假思索,刪除自我以及自戀的表現慾,原原本本的寫作。 對一個用文字保護自己內心的人很難,過多的委婉和小劇場都是用於掩人耳目的習慣,只好偶爾,很偶爾寫不負責任的文了哈哈 關於扮演一個可愛的女生這件事,從小就很上手。別人對我的評價至少歸類在可愛女生很容易,懶...
生日快樂,親愛的朋友
高中堪稱班上最好的朋友,畢業那天之後上了大學出了社會到現在,卻一次面都沒見過。 大一她好像在轉學考,用『好像』是因為她從來沒說過她高中畢業後的後來,然後莫名奇妙拿到她的地址就開始寫信給她(對就是這麼遠古),她也回了信,但總是有一方先停了下來。...


原來是這樣啊
我的肚臍上面有一個胎記,很小的時候以為大家都應該有,發現原來只有我有的驚訝感就跟知道竟然有人長大還不會騎腳踏車一樣。 因為向來活得很固定的,規規矩矩的讀書、考試、上大學,吃飯會點一樣的餐,衣服會挑有自己影子的衣服,基本上,也舒舒服服得享受身旁都是這種乖孩子的圈子,頂多偶爾有...


若想當隻快樂的小鳥
長大之後(開始有自主意識之後),很少有純粹的快樂,也無法立刻回答你快樂嗎?這個問題。 對於情緒的要求過於嚴格或許也是不敢大聲說快樂的原因,也很怕自己把小確幸和快樂太相關。每個感受和想法混雜出的情緒都獨一無二,會記得幾個興奮的想叫想跳的時刻,以及對於期待去做一件事的幸福感,這...


22的尾聲,卻是另一個開頭
22歲這個數字伴隨著前半的學生身分和後半的社會新鮮人,什麼都一半一半的年紀。 覺得自己還小,因為是隻菜鳥在社會上被風吹雨打,又覺得自己老,看著學生弟弟妹妹的嘻嘻哈哈,處於這種不想被叫阿姨的姊姊身分,被燙得半生不熟。 第一次聽到蔡健雅的越來越不懂,還沒滿20,覺得歌詞中的22...


日劇《四重奏》誰陪你吃炸雞檸檬
看日劇會覺得,節奏很慢、對話很長、細節很深,就像人生。(儼然是被美劇帶壞了) 可以用到最喜歡來形容的《四重奏》,是一部魯蛇組成的日劇,有談夢想、境遇、喜歡人、過日子。 在寒冷的天氣,有一棟溫暖的房子,不是家人但住在一起的四個人,老實說,我最喜歡的就是他們一起吃飯的畫面了。...
Home: Blog
Home: Subscribe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