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歲的台北女子
- Ssu Chia Peng
- Jan 29, 2023
- 3 min read
好多標籤的標題,十八歲想像二十八歲該有的樣子,幹練利落,踩著高跟鞋,在職場大鳴大放的有為人士,二十八歲覺得二十八歲該有的樣子,買車、背房貸、工作穩定、論及婚嫁。
但實際的樣子,依舊穿著帽踢素顏上班,還沒買過名牌包,好像該開始看看房子、規劃投資保險卻總是懶,越靠近三十歲的課題大概是,取得還過得去的生活以及滿足社會眼光的平衡。
會在某個瞬間覺得啊自己是台北女子,短暫如搭捷運趕上班、深夜小酌叫車回家、還有吃的玩的買的看的不嫌多,雖然覺得格格不入但又不得不依附而習慣,其實也不知道二十八歲的台北人和非台北人是不是啃食一樣的煩惱。(但台北人沒有買房的煩惱是不爭的事實)
離徬徨少年時漸漸遠去,有句話說焦慮是自由的暈眩,當不再那麼焦慮時,也理解到選擇的路大致底定,至於對於滿足大眾期待練習學著心智堅定,一路來其實都是同一套道理:你若不在意何必在意他人的在意,可能小時候比較做不到吧。若仍有做不到的時候,就遠離那些讓人心生煩悶的人事,幸好是善於逃避的人。
現在起要做到的是,小心不要成為那樣很煩的阿姨去要求別人。(共勉之)
一向把生日當作一年結尾,想了想去年,就是過得快不快樂這個議題而已,人生收斂得很單純,畢竟人森煩惱何其多,活得恣意很不容易。
:你為什麼要讓自己(在這裡工作)這麼不開心。
在苦海無邊,有人這麼跟我說了。
括弧的意思是指,這句話適用所有情境:你為什麼要讓自己這麼不開心。
於是宛如回頭是岸般,就想通了。重點是要讓自己開心。
果然越簡單的道理,需要更多時間來領悟,來懂。
但回想當時,只覺得自己沒有選擇,只有不開心這個選項,然後又邊覺得委屈受氣。
背後原因是沒有自信。沒自信去相信還有其他可能。下次當然還是會發生,但發生的時候願能更有底氣,畢竟自信是累積出來的。
(好雞湯)
於是在做很多選擇的時候,會問自己:哪個會讓我比較開心。
答案都很明顯。
那如果沒有一個能開心的選項呢。
那就要想著創造出那個選項。
去年稍微認真看了籃球,常常覺得很多球員太擺爛,然後我弟就說:如果你同事薪水比你高很多,你是不是就覺得他理所當然要多做一點。
嗯...對。
就想著,不要要求別人自己也做不到的事。
雖然還是希望那些球員給我好好練球!我也會好好上班的。
以前總說善良是一種選擇,想想溫柔也是一種選擇。因為不是溫柔個性,身旁就也少有溫柔之人,碰巧最近遇到了一個覺得啊好溫柔的人,不是假裝出來的那種,像是打開異世界,在這個顧好自己的社會,和同事討論某些人是可以做到體貼別人但假裝不會,因為這樣比較輕鬆。
能溫柔待人,是一種很從容如冬日暖陽的存在。
很想說我做不到。但在隨便對待別人之外的選項,選擇一個比較困難,在日劇才會出現的,練習溫柔吧。
二八年華是形容十六歲的少女,我已比十六歲妹子大一輪了簡直不敢置信,會想回到年輕時候,大概在發現自己皮膚變差、代謝變爛、還有不能任性妄為(變得世故)的時候,有一天我也會想回到二十八歲吧。
依舊要幫自己身體許願:握力、推力、穩定、核心。不要受傷。
過了一歲,還是那個在台北租個小小房間,把握下班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偶爾和朋友好吃餐廳聚餐,努力把自己小日子過得快樂(舒服)的(某類別)台北女子圖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