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當無法成為想要成為的大人

  • Ssu Chia Peng
  • Jan 3, 2019
  • 2 min read

出社會的風景,就像是忘了上釉的陶器,以為是蝴蝶卻生出蛾,學生時期的放縱、任性、自以為是都是用來打臉自己。

若不是新垣結衣和松田龍平,怎麼解這麼苦悶的劇情,認認真真地每週一集,想著編劇最後要如何安排,期待著有人丟出炸彈,極需超級英雄拯救的劇情卻又怕被忠於真實而苦悶到底。

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廢柴朱里失業四年住在前男友家整日打電動,理所當然的逃避現實,能說出不想離家太遠會起不來的求職要求,卻也因為穿著破洞的衣服而在女主角面前自卑,工作是為了他人的眼光,足以證明是被需要的、是優於別人的沒錯吧,在自我實現以及追求夢想的冠冕堂皇下,先是為了不被社會歧視而工作。

看到有人說,你的決定從不是以喜歡為出發,憑什麼,憑什麼你能擁有一份喜歡的工作。一路求學階段好像都是以成為(別人覺得)成功的人為目標,考高分、考上好學校、修感覺以後有用的課,若是堅定信念成為最頂尖的成功人士或許不會那麼痛苦,但當目標不夠明確的時候,不夠優秀不夠努力都習慣拿來成為失敗的藉口,又嚷嚷著想找到喜歡的工作。

於是,顯得庸庸碌碌,為了不喪失與人平起平坐的普通感,追求老闆以及社會的認可而達到一個安全的標準,所以工作。

工作所代表一個人比我想像中要大得多更多,幾乎人的大半輩子都與之共處,大人的模樣好像也由工作部分構成,被工作訊息奪命連環摳的深海晶、被要脅而包庇違法行為的根元恒星、逃避回歸社會工作的朱里,《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很壓抑的部分就是該如何擺脫這些我們不喜歡的大人模樣,做回自己。

工作的我或許不是我最喜歡自己的樣子,但在步履維艱中願意以修正代替否定,有一日能不困在籠中如野獸般,清楚自己是誰以及想要什麼,就像橘呉羽最後一集霸氣宣言:為了確定我不成為自己以外的任何人,今後我也會隨心所欲地生活。

 
 
 

留言


IMG_7016.JPG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