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你被寫死了想過我怎麼辦嗎

  • Ssu Chia Peng
  • Dec 28, 2018
  • 2 min read

對於幸福快樂結局絕對支持的人,但也漸漸喜歡生活感平淡以及不如意,還是學不會在有人領便當那一刻學會把眼淚藏。

最新的案例,《致命武器》的Riggs上一季中槍後奇蹟似的沒有復活,說好的主角都不會死季終中彈都是為了下一季的伏筆的默契呢?那平常飛車跳樓近身肉搏隨便都躲開子彈是替身在唬小觀眾嗎(的確是沒錯)在新一季Riggs的死被避重就輕不準備好好交代下,還是想起他悲慘的身世以及帥氣的瀟灑然後哭得一塌糊塗。(以下帥照支援)

認識自己的不理性,就是在很多在意的腳色下莫名其妙被寫死了,想翻桌大喊:我不接受!(怒摀耳朵)

《Bones》的Dr.Sweets也是天外發來一彈就死在男主懷裡(臨死前不忘叮嚀要相信世界美好),我大概哭了半年份的淚水,就算是看戲也是隔著電腦朝夕相處,他的角色故事陪著我好幾個夜晚慢慢熟悉,就像是生命中一個朋友。

來來往往,追劇也反映了我對於『離別』課題的不擅長,不管是不捨劇的季終或是任何角色領便當,很矛盾的,反而看劇可以哭得天花亂墜,現實的分離卻是略嫌鎮定了點,明明都是難過。

小時候面對一起度過寒暑假後就要回家去的表兄弟姐妹離開那天,會開始憂鬱。長大想到畢業後無法再與同一群人,在同樣的地方有熟悉的對話以及場景,也是憂鬱。

這種情緒來得輕去得重,也不是會在畢業典禮悲從中來,或是離別分手之際拉著不放,越是在意越不小心顯得薄情是很不好的習慣,對曾經很親密的朋友是這樣,對曖昧的對象也是,斷得又快又狠,好像顯得不在乎是為了能夠勇敢,勇敢地不讓自己在分離時哭哭啼啼。其實分不清楚,分開時是哭鬧糾纏一番或是頭也不回地走了讓人比較難受。

分離感就像是在說,人註定一輩子是一個人,活了死了都是獨自赴約,自己始終屬於自己,別人也屬於別人。寂寞但不害怕。有人陪伴就有人路過,願學著遇見時盡情相擁,道別時勇敢不捨。

 
 
 

Komentar


IMG_7016.JPG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