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貳陸而已

  • Ssu Chia Peng
  • Jan 29, 2021
  • 3 min read

Updated: Feb 18, 2021

常常有人說25歲要怎麼樣,26就很少人說了,好像是個人生必經,然後就準備一腳踏入了。

25歲發生在2020,一個被疫情改變的年,一切不好的事似乎都發生的一年,但身處此混亂與動盪,我依舊是很平凡的二十五歲上班族。上班下班,吃飯睡覺,花錢存錢。


生活就是,當時很糾結,事後看會走到那合理無比,25歲最常對自己說的話是:如果是35歲的我會怎麼看這件事?如果十年後的我會想給現在的自己多點鼓勵,那我現在是不是就不要把自己苛責住了。


之前聽過一句話,沒有方向的船不會有順風的時候。

尋找方向的重要性讓人坐立不安,讓人永遠覺得要輸給了什麼。


人往哪走都是前進


聽到像被雷打中。不管往哪走,都是前進。總是邁開了腳步,這不就是前進,不是只有功成名就的結果和衝過終點線的人才代表在前進阿。

這社會總喜歡搞得沒有目標是很無恥的事,而且總要為自己的選擇想個富麗堂皇的理由。阿德勒說的,你不是因為這份工作爛才想離職,你是想離職了才開始編織這公司不適合你的一百個原因。(我就是這樣,想離職就去算塔羅,就是希望塔羅跟我說我可以走)

離職了也是前進,今年這樣說服了自己,兩次。恩,兩次。


在很混亂的2020很混亂的換工作,有種在暴風雨時趁機淋濕的感覺,我也會勸別人想好再換、找好再換、換了不一定比較好,但自己卻兩袖清風的把年終都不要地就跑了。

畢竟也不是年薪百萬,也沒千萬房貸,要養的人也只有自己,為了失業焦慮一下好像也可以。太焦慮就去行天宮拜個拜,更焦慮就不要去看別人在幹嘛,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另外,還在練習,活在當下。

很焦慮時要想是為了什麼事,若工作上做錯了一個決定,已經發生也不可逆,那為此睡不著也沒用,若是怕影響之後他人對你的看法,那就是為了未來還沒發生的事煩惱。這兩個都沒必要。

這非常佛,非常老生常談,也非常難做到。當下、當下、當下,請聽清楚喔。


一直覺得找工作這種事就是緣份,誰剛好在寄履歷進去的時候讀到,剛好看起來還算順眼,剛好面試還算愉快,剛好公司願意給這個薪水請這個人,剛好這個人願意來。

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這個城住膩的人換到那個別人住膩的城。

25歲對於工作的感想,任何工作都是累積,真的是任何工作都是。所以對做過的工作都充滿感激。

曾經覺得不好的和委屈的,離職後就都雲淡風輕。

開始知道自己適合被放在哪裡,也了解到做怎樣的工作還算開心,在兩者的交集處尋覓一個落腳處,也時刻提醒一定還是有不喜歡的,還有不擅長的地方,遇到了,把那樣的情緒留在當下,繼續往前走。

許個願,希望目前這份工作能陪伴我的26歲完完整整。(雖然我每份工作的初衷都想長長久久)


25歲沒出國。

出去玩也只去了澎湖。想著說不定2字頭過完都沒機會出國怎麼辦,原來這種無聊的煩惱有天也變成煩惱。

於是就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學才藝了,25歲是才藝費爆預算的一年。爸媽以前是怎麼養孩子還外加補習費才藝班的,自己付學費才知道肉痛的成年人是我。

空瑜配巴西柔術,偶爾抱石,嘗試空中環。因為你現在的身體狀況,是你以後花再多錢再多時間都買不到的,有人這樣告訴我。

我開始珍惜25歲的肉體了。

所以,許第二個願是26歲要成功拉單槓一下。向宇宙下訂單囉。


常覺得一年好長,年初跟年末差了三百多天的我,已經可以是不同想法的人,一年也好短,25歲就這樣咻一下。

而且這篇零碎如我的2020,如果2020沒有疫情,我會在五月擔任摯友婚禮的伴娘,和全世界一起注目東京奧運,拿公司發的獎金出國玩,與一年會回國一次的朋友見面,不會養成戴口罩的習慣。

可惜沒如果。再見了二十五歲!


貳陸而已,請繼續多多指教。





 
 
 

Comentários


IMG_7016.JPG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