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女,我不抱歉
- Ssu Chia Peng
- Jun 15, 2019
- 3 min read
如果下輩子可以選擇,可能還是會想當女生。就算男女的二分定義把世界弄得很狹隘。當然也有覺得當女生很辛苦的時候。
在一個男女分工很顯著的家庭長大,雖然不至於是會收到父親的道歉信那種負起要長女的責任,但也是個爸爸開車修理東西、媽媽煮飯做家事的專業分工。小時候會不滿為什麼只有我需要跟在廚房,阿弟卻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有雙比女生還嫩的手,但不會記得只要提重物、爬高也輪不到我。
於是,我小時候和弟弟打架被揍從來不哭,考試絕對不能考輸男生,夢想是當個女強人而不是家庭主婦,這也算是對於從小男女刻板的自我小叛逆(?)
矛盾的是,仍會因為頭髮被多剪了一點就哇哇大哭的嘴巴吊豬肉。
我想每個人都靈魂絕對都不是以男女區分,我的靈魂裡就住著一個覺得自己可以同時很美又很帥、很柔軟又很堅強的一支玫瑰花。
但在靈魂之外的才是世人所看見的,如果你跟普世價值不一樣,哇你被看得更清楚了恭喜你。
我媽耳提面命地,要收好房間、要學會整理家裡、好好打扮留點給人探聽。(結果還是常把腳尬在椅子上然後家事也做得不怎樣就是了)
很努力了,很努力不要被女生應該怎麼樣而限制,但又總是叮嚀自己女生不應該怎麼樣。在粉紅色的絲帶中,剛好我夠普通,扮演著乖巧的蝴蝶結或許還算熟練,若有為難之處也能恰如其分的假裝配合,從前最常收到的評價是,感覺是婆婆會很喜歡的類型,呵呵一笑老娘小碎步退場,說出這些話的人都沒有惡意,我也沒有要走心的面對,但這些時時刻刻,就是社會給你的期待,身為一個女生該有的樣子。
小時候那種身為女生的不認輸,以及被規定當個女生的反感,長大後,好像還是無意識的把框框揹著走了。
當有著框框的時候,時而憤怒被控制,時而又害怕達不到。
當被社會期待你也開始期待社會,男生就應該有車有房有事業,就該請女生吃飯幫忙拉椅子,女生就該找個好老公嫁了,要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隨之而來的壓力束縛,讓人覺得自己好像被罐頭化的社會貼上了該怎麼樣的標籤,光是被動的社會眼光就緊咬不放。
而性別上衍生而來的暴力,更加主動、強烈、粗暴,在層出不窮的情殺、迷姦事件,對於檢討被害者,檢討女性,這不單單只是把女性困住,而就像燒女巫一樣,無窮無盡的施以絕對的雄性掌控,貶低女性直至完全服從,讓人害怕。用獸性上、生物性別的力量戰勝,用迷姦誘姦脅迫,一把青的師娘、血觀音的棠真、鬥魚的小燕子,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但這些都不只是劇情需要所創造出來的不舒服感,而是現實中的性別暴力縮影。身為女性始終的無力承受。
所以穿太少、太主動、夜不歸家,都是活該,拒絕求愛、說不要就是要,都是不知好歹,還有用社會最低端最噁心最惱羞的用詞,以口舌的侮辱謾罵女性。到底只是幹話還是下意識的把歧視當風趣的仇女宣言,還有到底是能不能認真談論所謂的性別平等。
想要同時擁有柔軟和堅毅,誠實地脆弱和堅強,請待我為一個人,我也待你為一個人。不片面期待,不歸類預設,不裝模作樣,地成為一個人。
結果寫到這又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了,每次都痛苦和爭吵中無解的男女題,會什麼時候想寫是發生以下狀況的反思:
1)到底是不是享受女生好處又抱怨男女不平等的女權自助餐
2)結婚是把女兒給男生家的辯論,男生負擔房子、女生負責孩子?
3)發生情殺是雙方想像有落差,或是一方把另一方當工具人被由愛生恨
4)女性面對性暴力的絕對弱勢讓人感到深深無力的時候
每次爭論也沒有完美論點,也沒多看點書,但若能時而用力去想,不舒服仍去想,也是可以的吧

Comments